• 纪实
  • 文学 » 纪实
  • 残梦不离春景 故人犹剪灯红
  • ——读陈建功散文《我和父亲之间》
  • 来源:新万博亚洲日报 作者:[谈江皎] 发布日期:[2019-03-08 10:12:52]
  • 长期以来保持着某种认知,认为一名优秀的作家,其作品肯定和他生活的环境、成长的语境和当地的民俗民风有着直接的关系。读完陈建功老师的散文,更印证了这个观点。陈老师的文字是带着京味儿的醇香软糯,像一壶陈年老酒,散发着朴素雄浑的、浓郁的地域气质。读这样的散文容易醉,醉在这些故人残梦中,循着先人的印记,在一幕幕以文字再现的场景中,体会各种人物和各种故事带来的喜怒哀乐。陈老师博闻强记,视野开阔,情感丰沛,语言渗透力极强。尤其对细节描写的把握令人动容,所到之处皆是慈悲,这其中包括对父母亲人的眷念,对自我成长的考量,对恩师授业解惑的感恩,也有对同行挚友相惜相伴的美好情怀。

    都说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位人生导师,父亲的爱就像大山一般浑厚内敛,而母亲的爱就像涓涓溪流,一路陪伴,日日为孩子疏导整理,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。在陈老师的字里行间,我读到了父亲的勤奋和责任,母亲的简朴和睿智,在那些物质匮乏的时代,母亲力所能及地给予了他丰富的精神生活。这是一种无形的财富,陈老师把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恰如其分地复原,淡淡描述,情真意切,让成长刻骨铭心。描写父母那部分的笔触是谨慎和温暖的,而描写自己作为父亲和女儿的交流就是灼热的,这时候读到的是一位充满了爱意的、智慧的、诙谐幽默的好父亲形象,对妻女的爱浓到化不开,可以想象在这样和谐唯美的家庭里成长的女孩儿该有多么幸福。

    讲故事不难,把故事讲好就难了。这就需要写作者具备一定的生活阅历和深厚的文字功底。陈老师的散文这两者兼而有之,场景感很强,读来顺畅,意犹未尽。众所周知,人到了一定的年龄,记忆就像筛子,能保留下来的都是值得珍藏的部分。相信你也会经常停下来,想一想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、改变了我们的人和事。尤其是经历了生死劫难后的重生,所以《不敢敲门》让我印象很深,因一群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无私的援手,让年甫弱冠的陈建功死里逃生,而长大后的他回首这份深情重义,深知不是靠几句简单的嘘寒问暖就能报答,深深的感恩和沉重的愧疚,让他无法面对那扇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门。而令人莞尔的是,当年的救命恩人却完全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,文中轻轻一笔带过,人性的光芒顷刻闪现,让人喟叹不已。

    陈老师是讲故事的高手,同时又是一名合格的风土民情宣传员。读平民北京采访录的那几张,让我屡次忍俊不禁。了解一个城市,需要真正地走近它、品读它,陈老师笔下的北京是具体的、感性的,带着烟火气的。民以食为天,“吃”当然是首位,常言道能吃是福气,懂吃是智慧。陈老师把自己对吃的爱好发挥到了极致:涮羊肉涮出了高度,百年老卤卤进了灵魂;烤鸭烤出了文化;酸梅汤酸出了广度;酱缸酱出了品位……文中屡次提到汪曾祺先生,首当其冲为当代作家里的吃货鼻祖,他的关于吃的文章可圈可点。皇城根下的北京,连呼吸都是带着贵气的,窃以为《平民北京访谈录》值得一读再读。因南北文化的差异,我是带了三分模糊、三分理解、四分对照归位,才算勉强读懂。比如“杠夫”,江南也有,但这个行业是和祭祀的整套班子绑在一起的;比如“耍骨头”,应该就是江南的“唱春佬”;比如“大兵黄”,应该就是江南的“小热昏”;比如“鬼画符”,应该是以前的当铺。剃头挑子是南北差不多都有,唯有“瞪眼儿食”,读到最后才搞明白,只觉得这几个字特形象。由于个人经历和地域的关系,读这几章的时候会更用心,更能感受到京片儿的魅力。

    人生不长,所有的体验都是在各种情怀中淘洗历练,自主拼凑组合而成。亲情、爱情和友情是合成我们精神世界的全部。陈老师巧妙地解析情感的维度,分布在每一篇回忆亡友的悼文里,这些人大都是文学史或现代史上有名有姓的大家,“济世利物,齐同慈爱”,陈老师以亲身经历告诉我们,感恩和善待生命里走过的每一个人,是人生的必修课。散文的最后一部分,是旅途中的所见所闻,涵盖了不同国界不同信仰和人和风俗,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。这其中我最喜欢养老院中的那一幕,关于“孤独”的话题无关乎国界,它能触及人类最敏感和脆弱的部分,关于生死是一个永远无法规避、却又难以彻底解决的题目,在这方面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很多。

    散文的形式贵在神聚;散文的语言贵在精巧;散文的重点贵在内容,陈建功老师的散文正是综合了这些特点,才更显得弥足珍贵。整本书的文章排列尤其巧妙,就像音乐一般有韵律、有节奏,有张有弛,悲伤篇荣辱不惊,开心篇豁然开朗,回忆篇不卑不亢,各种情绪更迭,读来有滋有味。作为一名文学晚辈,阅读的经验泛泛。然遇见此书,却好似亟待打开一扇新颖的窗,忍不住的脱口而出:喂!给点亮……

            



  • 热点
  • https://www.8tdec.com/cl/index.html
    关于我们| 广告服务| 版权声明| 招聘信息| 联系方式|

    Copyright (C) 2001-2020 8tdec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
    未经新万博亚洲之窗书面特别授权,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,违者依法必究

    地址:广州市新万博亚洲区街荔乡路81号 邮政编码:511300

    新万博亚洲之窗服务热线:020-32821355 传真:020-32822591